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3-08-28 06:50:19
【图解中央一号文件】今年首提的“吨粮田”该如何创建?(记者 李汶键) 2月13日,《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所谓“吨粮田”,就是每亩年产1000公斤粮食的农田,这一关键词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
当前,确保粮食增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面对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突出矛盾,如何实现粮食增产,确保粮食稳定供应,是当前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吨粮田”,意味着通过创建吨粮田,挖掘现有耕地潜力,继续主攻粮食单产,将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影响粮食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有耕地、种子、机械、栽培技术、化肥农药的投入等,创建吨粮田,要抓好良法、良田、良种、良机等关键点。
在良法方面,加快研发推广玉米高产密植栽培技术、小麦玉米连作高产栽培技术、稻麦连作高产栽培技术等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淮海大开发的时代,就曾经创建过“吨粮田”。“黄淮海一年两季,上茬种小麦,下茬种玉米,”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录祥曾参与过黄淮海“吨粮田”的创建,他介绍道,当时通过小麦适期晚播加上玉米适期晚收的策略,着重发掘玉米的增产潜能,以此提高一亩地一年的总产量。
在多种技术集成配合之下,黄淮海当时以同一块地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的策略,实现了一亩地全年产粮食一吨的目标。
在良田方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水、土、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把中低产田改造为丰产田、高产田、吨粮田。2007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租下了一小块低产田,成立了弘毅生态农场。他们承诺“六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技术统统不用,通过深翻破土、有机肥还田、合理灌溉、养禽除草等,把低产田变成了优质田。其中,牛粪是实现农场生态循环的核心:先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喂养肉牛,肉牛产生的大量牛粪一部分用于产生沼气,提供农户能源,大部分牛粪用来堆肥,给农田提供优质有机肥,促进农作物生长。
2010年弘毅生态农场试验田玉米亩产547.9公斤,2011年小麦亩产480.5公斤,周年粮食产量1028.4公斤,蒋高明和他的团队将一片贫瘠的土地改造成了“吨粮田”。更重要的是,“吨粮田”生产出的农产品还是有机农产品,取得的经济收益远超周围的普通农户,社会效益同样巨大。
此外,在良种方面,也要加快培育推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广适的粮食新品种;在良机方面,加快研发推广先进农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针对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薄弱环节加快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同时加快研发复合型农机装备和适应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具。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智能化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机械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今天创建“吨粮田”,与过去有何不同?数据显示,我国小麦单产记录超过了900公斤;玉米单产方面,2020年10月,位于新疆奇台的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中,实收测产达到1663.25公斤。
数十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已经有了长足的增长。刘录祥表示,尽管高产田并不多见,我国大部分农田仍属于中低产田,但产量的增长毋庸置疑,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提升产量,比以往更难。同时,今天的“吨粮田”创建,还需要兼顾生态发展与可持续性的问题,要实现土地、光热、养分和水资源等方面的最佳科学利用,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