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10-23 18:19:50
中欧体育kok官网促进绿色循环低碳有韧性的农业发展近年来,柬埔寨芒果大量输华,带动了当地芒果种植产业发展。图为柬埔寨磅士卑省的一处芒果种植加工基地。本报记者 赵益普摄
农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截至目前,中国与东盟已签署40多份双边农业合作协议,建立8个双边农业合作机制,东盟是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农业投资目的地之一。2023年,第七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等成果丰硕,一大批农业技术示范项目深入推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往来更为密切。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惠及各国民众。
2023年,马来西亚向中国递交新鲜榴莲对华出口相关协议,中方作出积极回应。前不久,马来西亚与中方签署开通吉隆坡—郑州榴莲专用包机航线谅解备忘录,将为更多榴莲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交通便利。
近年来,越来越多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榴莲、香蕉、龙眼、甘蔗等农产品经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兼发言人宾索维吉表示,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释放的关税优惠、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政策举措,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增长将得到长期促进。
2024年1月中欧体育官方网站,20吨沃柑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分拣装车,发往越南胡志明市。“我们产出的优质柑橘类产品不仅销往中国各地,还远销至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西乡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建德介绍,广西的柑橘类水果肉质细嫩、清甜多汁、价格亲民,在东盟国家很畅销。除了柑橘,广西的脐橙、月柿、李子等水果也不断扩大对东盟的出口。
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产品主要贸易对象前10名中有3个是东盟国家,分别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2023年泰国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达178.88亿美元,贸易总量超1471万吨。泰国媒体报道说,得益于RCEP生效和中老铁路等开通,新鲜的泰国水果只需几天就可以到达中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
走进位于老挝首都万象的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老方站长坎通和副站长欣坎正在对试验站选育出来的玉米品种进行测产。一旁,中方专家在指导塞塔尼县潘东村村民科学种植蔬菜。
试验站中方技术人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吕峰向记者介绍,2013年至今,试验站已试种300多个农作物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推广的农作物优良品种67个,在老挝示范推广农作物面积达3013公顷。中方专家还为当地农业技术员、农民、农业专业高校师生等举办过多期培训班。
运用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大棚蔬菜,提高种植效率,解决雨季种菜难、露地栽培蔬菜病虫害多的问题;建立水稻绿色增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引入育秧、栽培、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运用植保无人机播种,推动实现智能插秧收割……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相关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在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建设了5个境外农业试验站,共筛选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75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万亩,为项目所在国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一批批中国农技专家与东盟国家当地农民、农技工作者等共同努力,为推进农业绿色和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2023年发布的《中国—东盟关于深化农业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促进绿色循环低碳有韧性的农业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绿色有韧性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低碳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绿色农产品贸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共同提升本区域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副次长盛塔庚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进一步加强在先进技术和数字化领域的合作,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农业发展,有利于共同应对挑战。
“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广先进设施装备,加强农业生产、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投入品获取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粮食产量基础上丰富农产品品类,推动本区域建立更强韧的农业粮食体系。”2023年9月,在第二十六次中国—东盟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就提升区域农业粮食体系韧性达成共识。
2023年10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上,300多家参展商带来农作物、畜禽、水产渔业等新品种及种子种苗、相关产品及加工制品、食品等,各方就加强种业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粮食安全进行了深入交流。不少专家表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东盟国家农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萨特温德·辛格表示,东盟国家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农业合作,共同推进智慧农业项目,提升了双方农产品的竞争力。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部长沙布表示,中国在推动农业生产和科技进步方面有许多有益经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与中国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将为东盟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侯艳琪表示,中国将和东盟国家一道,推动《中国—东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与《东盟可持续农业指南》实现更好对接,深化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领域合作,协作开展绿色农业科研创新,提升本地区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水平。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开眼界。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