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3-09-13 05:03:42
大农场将是未来我国农业主流生产模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土地国有的国有农场,二是以土地集体所有的农村家庭承包。我们分别分析一下这两类主体。
2016年,我国有国有农场1785个,总耕地面积约1亿亩,国有农场用18亿亩总耕地面积的5.5%生产粮食3665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同时生产棉花175万吨、油料总产量为81万吨、糖料718万吨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麻类总产量2万吨、茶叶产量5万吨、水果产量649万吨、干胶31万吨,贡献率较高。
同时,许多大型国有农场已经发展成为全产业链经营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可以说,国有农场代表着我国农业高的水准,当然也可以代表着我国未来农业的方向。
一是农民种粮不挣钱,只靠种粮已经不能满足农民致富的需求,农民需要从粮食生产中分离出来转而从事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种地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许多农民已经和正在从土地中分离出来,自由选择其他职业谋生,这也会成为未来更农民的选择。
二是土地已经开始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转移。由于种粮效益低,土地已经开始出现集中的趋势。一方面,土地开始向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社集中,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已经显现,许多专业合作社的精品农业、精细农业、精致农业正在兴起并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土地开始向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集中,这些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已经逐步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
农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这两类生产主体中,合作社本身就是一种新型合作的集体形式,其土地也是集体所有,仍然是公有制形式。种粮大户的土地也是集体所有,公有制性质没有改变,而且,还会被国有专业粮食生产主体所整合。
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从业者会大幅减少。据有着方面测算,未来只需要7000万人的农业生产者,大部分农民必须、也必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土地也自然会集中起来,其经营形式也必然是大农场的方向
四是粮食的特殊战略意义要求,未来的粮食生产应该是保安全、稳价格。粮食是重要战略资源,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保证粮食安全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保证粮食的总量充足,另一方面还要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决定了未来的粮食生产应该以国有或国有参股控股的专业公司来完成。
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未来农村土地会越来越越集中,农业生产主体的规模也起越来越大,也必然会走向大型农场的形式。这些大型农场应该是三类,一是国有农场,二是集体农场,三是国有、集体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混合式农场。
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们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以目前18亿亩的耕地只能保证我国粮食供给的基本需要,我国粮食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紧平衡”状态,要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开垦更多耕地。而未来耕地开垦和经营也必然是以大农场的形式出现,并且要以国有或国有控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