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10-15 09:42:28
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深度解析中国想要跻身发达国家到底有多难?我们的极限又在哪?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点毫无疑问。这也意味着,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必然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横亘在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发达国家最主要的认证标准,那就是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十多年前这个数字还是5000美元,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门槛事实上也在不断的提高。
如今中国的人均GDP为1.2万美元,相对而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例如北京的人均GDP事实上已经达到了2.8万美元,属于入门级别的发达国家水平。
而澳门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9.8万美元,这个标准已经属于是高发达国家水平了。卢森堡的人均GDP全世界排名最高,达到12万美元,爱尔兰次之,10万美元左右,瑞士排名第三,9.4万美元。如果这么看的话,澳门的人均GDP甚至可以排到第三位,是名副其实的发达地区。
这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澳门能够成为发达地区,澳门和内地的区别到底差在了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澳门有着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很闻名的业,而业的吸金能力向来是相当强的,但是澳门的人口却仅仅只有65万人,基本与卢森堡持平。
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小国家或者地区而言,单一产业的发达就足以支撑起其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的身份。澳门有着世界闻名的业,卢森堡则有着世界闻名的钢铁行业和著名的“红土区”,瑞士有超一流的金融业,其实这些国家都是单一产业撑起一个国家的例子。
但是中国或者说中国内地却走不了这个条路,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我们有十几亿人口,每个地区的发展同样不平衡。人家一个优秀产业就足够让全国致富,但是我们可能需要上百个优秀产业,才能够养得起国内十几亿人口。
但是我国偏偏又是一个后发国家,是一个起步较晚的国家。我们可以看看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都是哪些国家,基本上全部都是老欧洲的西方国家,还有大洋洲两个国家以及北美洲两个国家,但是说到底依然还是西方国家,一个例外就是亚洲先发国家——日本。
后发国家中只有吸引了全球犹太资金的以色列,把持着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以及承接了日本产业转移的韩国。在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而且他们还全部都掌握了一定的优势。
我国的总体经济体量其实已经很高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口始终是我们的硬伤,也是我们的优势。所以中国未来的困难,依然还是非常艰巨的。
我国是世界上非常少有的全产业链国家,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有着和中国一样齐全的产业门类。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对国外的依赖相当的低,如果哪一天世界真的陷入危机之中,那么中国哪怕只是靠自己也能够过得不错。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比起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抗风险能力高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中国的产业结构,也使得中国在奔向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很多其他国家不会遭遇的问题。我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某些发达国家,都有着非常优秀的基础设施中欧体育kok官网。
同时我国还有着一系列的加工部门,金融产业以及高科技部门。但是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同样有着大量的传统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我们的农业部门,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也没有做到真正的高效。
但是我国有着数量巨大的农民群体,这一群体的存在使得我国无法效仿美国的农业,毕竟大农场主在我国几乎没有存在的土壤。这也使得我国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在国家统筹耕种的土地上,农业机械化已经实现,但是在农民自己的土地上,这一点依然任重而道远。
而在我们的第二产业,同样也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我们有着极其优秀的航空航天业。但是我国同样也有着山西的黑煤窑,也有着工作环境谈不上多好的小作坊工厂。落后与先进,不足和过剩,在我国是同时存在的。
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抛弃那些落后的产业或者已经不符合时代的产业呢?很抱歉,其实也不能,不能抛弃只能转移。因为我国不同于卢森堡这样的国家,可以甩开膀子专注于一个领域,我国的地缘环境并不好。
保持全产业门类,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而且这些相对落后的产业,同样也适合我们国家相对落后的西部,毕竟西部同样要发展,如今我国的很多产业就在逐渐的西移。在这种情况下,落后的产业必然将会连带产生大量低收入的工人,这一点同样不太好改变。
这样的模式让我国产业的弹性较大,从长远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从短期来看,问题同样存在。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样需要下大力气。
中国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吃到了人口红利的优势。我国因为有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有承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国的情况,的确也是最适合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
直到今天,很多从中国转移到越南或者印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情况。也就是说,即便美国现在天天唱着要为印度打造“新世界工厂”的身份,但是从事实上来说这在短时间内也是很难实现的。
可是我们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未来很有可能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继续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问题了,而是我们能不能承接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那么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是不想走也必须得走了。
当然,现在这些企业都在不断得向西转移,西面的情况相对还好,老龄化也没有那么严重,用工成本也没有那么高。但是如果再过几代,西部也发展起来之后,我们是不是就需要面临相同的问题了?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只有我国在经历,日本已经经历过了,欧洲同样在经历。日本选择主要发展高科技产业,而这也导致包括造船业在内的一些产业最终被韩国夺走,日本抗风险能力下降,经济陷入停滞。
欧洲的做法是引入中东和北非的劳动力,结果是国家治安停摆。美国同样也在引进廉价的非法移民,这些人的用工成本也很低,而美国社会却因此陷入割裂。似乎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和老龄化沾了边,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老龄化有办法解决吗?肯定是有的,只是我想不到,但是我能想到的是,如果老龄化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后果一定是非常严重的,中国想要实现发达国家梦,恐怕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是我们能够解决老龄化问题,或者承接更多高利润的高科技产业。
我国很有可能依然达不到想象中的发达国家程度,因为即便是我国的GDP+欧洲的GDP+美国的GDP,也就是60.19万亿美元,这样的经济总量算到十四亿的人均头上,依然仅仅只有4.3万亿美元,也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很多人也因此认为,中等发达国家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极限了,因为地球上目前的资源,就不足以支撑十四亿的高收入群体。难道这个问题真的就没有办法解决吗?其实也是有的,那就是让东南亚,印度,拉美甚至非洲的所有人都拥有基本的消费能力。
如果这样的话,第三世界的庞大市场是能够支撑起一个十四亿人口的高发达国家的。但是问题在于,依照目前的全球形势,这样的构想恐怕非常难以实现。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在这么做,我们帮助东南亚,也帮助中东和拉美,中东和东南亚已经成为了较为理想的市场了,难以有再大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