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1-05 05:23:36
且说官本位请别误会,不是记者在做文字游戏。只要您是共和国公民,只要您在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或多或少负有一定责任,那么,您一定会从以上级别中,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
科级司机、处级和尚、局级作家、部级秘书……正可谓士农工商,五行八作,无不为“官”,无不有“级”。
弊之一:千军万马挤“官”道,强化了人们当官心理。在“官本位”体制下,不少人孜孜以求的,就是如何从科级升为处级,由处级升为局级……为升官,委曲求全,忍气吞声,为升官,阿谀逢迎,欺下瞒上,甚至不惜在人格及原则上作出让步、牺牲。
弊之二:各行各业争级别,异化了行业的价值标准。一些企业拼命扩大投资,只为以此作资本,做大企业产值,提升企业级别。至于亏损与否,盈利几何,与我何干?反正又不影响行政级别!
弊之三:由以上二弊衍化而来的是人员膨胀,机构重叠。我国党政机关干部从1980年到1990年,短短10年间,竟增加了70%!国家行政事业费每年支出达1255亿元,占财政支出36%!已达捉襟见肘,不堪重负之地步。至于国营预算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级别不断攀升,只生不死,老化严重。目前已三分之一亏损,然而,明知结构不合理却又难以调整。
“官本位”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命力为何如此旺盛?除了上千年封建等级观念影响,也有现实利益机制的原因。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尽管您可以从理想、追求、事业等方面去探寻其深层动力,但大多数人考虑得更多的,还是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目前在中国,人们获取物质利益的唯一正常途径是工资。而工资,其涨与落、多与寡,又常常与“官”之大小紧密相联。
当官好处如此之多,而一旦把官当,不但通常是只升不降,而且即使出了问题,往往也可以推卸责任,并不实实在在“挨板子”。
利益分流,即改变现行工资体制中一切以“官”为本的参照体系。除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仍按科、处、局、部等级别评定、发放工资外,企事业部门,统统与“官”脱钩,按照各自单位的经济效益,以业务技能为参照系评定和发放工资。
广东“四小虎”之一顺德县,已经取消企业行政级别,按其年创利税多少,重新将企业划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类。如年创利税100万元以下为“小型企业”,职工浮动升级面为20%,经营者收入可高于职工工资1.5倍;年创利税增至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则晋升为“中型企业”,职工浮动升级面为25%,经营者收入可高于职工工资2倍……以此为标准,随高随升,随退随降,不搞“终身制”。
当官之好处,除工资透明外,其余部分,尚处于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从工资看,局长较之处长,处长较之一般干部,差距不大,甚至还嫌太小。但其半透明及不透明之利益,就既不规范,又难以计算了。
将这些利益货币化、透明化,不但利于群众监督,而且其“利”一旦确定,其“权”与“责”也才容易与之对应,这也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不受制约的权力产生。在现行体制下,当官权力大好处多而制约少。如此既不利于事业,也不利于当官者本人。
怎么办呢?首先,当官应有一定程序,由下而上,选举;其次,当官以后,应随时考察,征求,政绩差者,应予罢免;第三,当官应成为一种职业,任期届满,即行更替,流水不腐,绿树常青。
朋友举了个例子,广州白云山制药厂,靠两口铁锅熬药起家,论级别,不过是“县团级”农场下一个小小“科级”企业。然而它财大气粗中欧体育登陆入口,气势如虹,连连吞吃了一大串“县团级”乃至“地师级”企业。人们不以为怪,反而认为理所当然,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