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1-06 08:59:20
休闲农庄设计规划观光旅游区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观光旅游区内建设观光果园、蔬菜栽培区、花卉栽培区、食用菌中心、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休闲农庄观光旅游区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是休闲农庄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休闲农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乡村景观园林环境恶化现象日趋严重,许多近郊农庄也已不闻蛙鸣声了。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示范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休闲农庄亟需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生产绿色食品。这样才能保证休闲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庄环境景观与建筑有较强的休闲主题特色,从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休闲农庄功能分区规划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休闲农庄内的功能分区,设计中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休闲农庄是指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农村生活为引线,集生产、加工、经营、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形态。休闲农庄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在休闲农庄内开展的观光采摘、休闲垂钓、节事节庆等休闲旅游活动为休闲活动。从事的农业为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观光旅游区种植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果品的采摘区,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对于休闲农庄内现有的果树,可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建立集观光和采摘为一体的果园,春夏季观光,结果季节提供采摘,使其具有观光休闲、采摘品尝、果品销售功能。同时可以结合提供农家乐、餐饮、娱乐等服务。充分利用果园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便利的交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应游客的各种品味及需求,把旅游观光果园建成一个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具体方法:一是在果园内合理布设供游人休息的亭、廊、桌、凳等。二是疏除一些果树,换植部分观光园艺类植物,设立观赏区、休闲区、生产实践区、采摘品尝区等,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三是采用生态果园管理模式,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生产出安全、营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满足游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心理。四是运用各种嫁接手法,在同一棵树上嫁接不同品种,培养出一树多果的自然景观。五是运用果实套袋贴字技术,让果实长出“游客您好”、“恭喜发财”、“欢迎光临”等喜庆字样。
休闲农庄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农庄、中型农庄、大型农庄、特大型农庄。小型农庄用地规模5 hm2以下,中型农庄用地规模在5~100 hm2,大型农庄用地规模在100-200 hm2,特大型农庄用地规模在200 hm2以上。一般要求占地规模不小于6.7 hm2。
在当前的各农庄规划中,农庄主往往或根据经验融合自己对休闲农业的体会自行设计,或照搬照抄先进地区代表作,建筑外观雷同,内部布局失当,功能单一而接近,少有精品,造成旅游者审美疲劳,回头率低。因此,休闲农庄总体布局的定位应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充分体现出提供农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的3层次功能。
中国人民生活向小康型转变,休闲旅游的经营也趋于规范化,人们更加注重体验和参与、绿色消费、文化内涵和科技知识性等。因此,休闲农业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功能由单一的观光功能拓宽为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现代精品农庄也是随着农业休闲化升级而升温的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它有别于一般农家乐,具有丰富的度假体验功能。
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应因地制宜要,结合立地环境进行规划,合理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活动,能保证人、植物、动物、及其生存所依赖的资源都有适宜的生境或存在的位置,就是协调人的利用与自然存在的关系。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欧体育登陆入口,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休闲农庄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