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1-27 12:20:51
原标题:助力中华农耕文明的守望者:冬奥遗产红十字冬奥AED走进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7月27日,红十字与冬奥同行——“冬奥遗产”红十字冬奥AED向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捐赠交付仪式在农展馆2号馆举行。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向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捐赠交付6套红十字冬奥AED。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农展馆占地面积43公顷,日均接待量可达25000人次。针对人流量大、接待量高的特点,红十字冬奥AED均匀分配布设在各个展厅内,保障参观者的生命安全。
北京冬奥组委医疗防疫组副经理、红十字冬奥项目秘书处秘书长张绪东,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医疗服务处副处长刘红旻,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李迎宾等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农展馆办公室主任张合旺主持。
习总说“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农展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三农”政策、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促进农产品流通促销、普及农业知识、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农业文明等方面的工作职责。2016年,由农展馆牵头,组织申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农展馆对中华农耕文明研究与展览、保护与传承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开场,更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古老历法的独特文化魅力,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李迎宾馆长回赠感谢证书,张绪东秘书长、刘红旻副处长分别代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接受证书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馆占地面积43公顷,日均接待量可达25000人次中欧体育官方网站。针对人流量大、接待量高的特点,红十字冬奥AED均匀分配布设在各个展厅内,进一步加强了农展馆公共应急救护体系的建设,切实保障观众生命健康。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更是守护、传承、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推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阵地。红十字冬奥AED进博物馆作为“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此次入驻农业文明殿堂,与农展馆完美牵手,用先进的冬奥遗产增强农展馆人道救护力量,用宝贵的冬奥应急救护经验守护来馆观众们的生命安全,助力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中长期规划。
据悉,“冬奥遗产”红十字冬奥AED进博物馆工作,已陆续在毛主席纪念堂、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等馆布设完毕,还将惠及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大型博物馆、图书馆及公共场所,形成“AED生命守护站”,成为保护公众出行安全的动力站、接力站,持续为城市安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