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3-29 14:41:23
中欧体育登陆入口左太北:左权唯一女儿一生清贫2019年离世三任总理送花圈左太北三个月的时候,因为百团大战即将打响中欧体育登陆入口,左权担心妻子刘志兰和女儿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提前把她们送到了延安。
两年来,身在前线的左权一直牵挂着后方的家人,她经常写信回来,常常谈起关于战争结束之后的日子。
在信中,左权将军无数次的展望,等到国家和平,他要好好地陪一陪妻子和女儿,弥补这些年来错过的时光。
可是,天不遂人愿,1942年5月,一个坏消息传来了,左权牺牲在了前线日,日军突然派出大股人马围住了我军的总指挥部,于是军队匆忙进行转移,左权主动留下断后。
左权牺牲几天之后,敌人去而复返,他们挖出了已经被掩埋起来的左权的尸体,并且对着尸体拍照,放在报纸上大肆宣传。
左权的去世给母女俩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作为妻子的刘志兰只能一边强忍悲痛,一边继续将女儿抚养。
幸好,当时彭德怀一家伸出了援手,彭德怀和左权是多年的老战友,彼此之间早就如同亲兄弟一样,左权走了,彭德怀心里也一直放不下。
对于年幼的左太北来说,彭德怀伯伯就如同她的另一个父亲,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被寄养在彭德怀家中的。
左太北很大胆,她经常缠着彭德怀,让彭德怀带她出去玩,让彭德怀给她讲故事。而彭德怀也不生气,每次左太北提出这些要求,他都乐呵呵地照办。
再长大一点,左太北被送到了延安保育院生活,虽然从小没了父亲,但是在延安众多叔叔伯伯的关怀之下,左太北还是养成了一副乐观开朗的性格。
有一次在保育院里,她见到了前来访问的毛主席,毛主席看到这个孩子就觉得眼熟,忙问是谁的孩子。得知是左权的女儿,毛主席心中万分感慨。
听到左太北这么说,毛主席放心了。他又叮嘱工作人员,平时要好好地照顾左太北,有什么困难,一定要给组织报告,不能让左权将军的女儿吃苦。
升入中学之后,左太北又搬回了彭德怀的家里。那时候,她的母亲被调到了外地去工作,所以,只能将女儿再次托付给彭德怀夫妇。彭德怀对于左太北的到来非常高兴。
左太北是个非常努力、又很聪明的孩子,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她的样子也越来越像她的父亲。
彭德怀看着这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又时不时地想起自己的老朋友左权,要是左权将军还在,看见左太北出落成大姑娘,心里不知道该有多欣慰。
转眼间,左太北就到了该上大学的年纪。左太北早就有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哈军工,因为父亲的缘故,她一直对军队心怀向往。所以,她想加入哈军工深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彭德怀听到她有这样的志向,自然非常骄傲,便鼓励她大胆地去考。以左太北的成绩,想要考上这所学校应该不是问题,可令人惊愕的是,最后结果出来,左太北竟然落了榜。
彭德怀比左太北还要诧异,这些年来,左太北的学习成绩他是了解的。满心疑虑的彭德怀打通了哈军工的电话,问左太北到底是为什么落榜的?对方的回答,却让彭德怀哭笑不得。
原来,左太北的二伯父早年间投了,这成了左太北家庭履历上的污点,在填写报名表的时候,左太北是个实诚的孩子,就把自己当了的二伯父也填了上去。
结果,哈军工负责的审查的同志一看,还以为左太北出生于一个反家庭,居然就这么把名列前茅的左太北给刷了下去。
彭德怀又赶紧找到了当时哈军工的校长陈赓,陈赓连忙把左太北的资料重新调回来审查,这才终于避免了一场悲剧。
陈赓一看这个孩子酷似左权的脸,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想念左权,如今,左权的女儿长大,他们这些老战友看了,心里也觉得高兴。
从进入哈军工的那天起,左太北就发誓,要把父亲当做自己追逐的榜样,要把自己的一生如同父亲那样奉献给国家。
在学校里,她一直废寝忘食的学习,每天,她都是最早跑到图书馆的,等到晚上图书馆要熄灯了,她才恋恋不舍的回去。
繁忙的学习生活持续了三年多,等到大四那一年,快要毕业的左太北生活中,闯入了一个男同学,这个男同学名叫沙志强,也出生于一个家庭。
终于有一天,沙志强鼓起勇气对左太北表白了。这是年轻的左太北第一次如此喜欢一个男孩子,所以,她害羞地点头答应,两个人成了男女朋友。
彭德怀很快回信,问左太北对方是哪里人,家庭条件怎么样?得知也是一个家庭出身的孩子,彭德怀放心了,鼓励左太北好好和沙志强相处,争取开花结果。
恋爱中的少男少女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随着毕业,他们又要各奔东西,因为他们很不巧被分配到了两个地方,不同的单位。
组织上的安排是必须服从的,所以,两个年轻人不得不开始异地恋,不过这突如其来的考验,反而让两个人更加坚定了。
一向不擅长针线活的左太北,还破天荒地学着织了一件毛衣给沙志强寄了过去,虽然这件毛衣织得十分粗糙,但沙志强还是当做宝贝一样,天天穿在身上。
两个人结婚结得有些匆忙,因为长期分隔两地,所以只能抽了一个探亲假,见了双方的家人,然后办了简单的新婚仪式。
左太北一向生活节俭,虽然手里有国家发给的烈士子女补贴,但她从来不乱花,办婚礼的时候,她也只是买了一件正在打折的大衣,给自己添了添喜气。
可结婚不久,却突然发生了意外,左太北的工作被停掉了,她被调到了地处边疆的农场,成了农场的养殖人员,而她的新婚丈夫沙志强同样也从研究所被下放到了农场。
作为科研人员,现在却只能在农场里开荒养殖,不能干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更不能如同当初所决定的那样,为国家做贡献,左太北的内心被烦恼填满了。
她不断地往北京写信,询问彭德怀的状况,但始终没有回信。幸好,当时作为丈夫的沙志强一直来信,鼓励左太北支撑下去,否则,她还不知道要如何熬过那段黑暗的日子。
左太北最关心的还是彭德怀的情况,彭德怀先是被停职,搬到了北京吴家花园,后来又去了四川,再后来又被叫回北京,来来往往的折腾。
每次有了彭德怀的新消息,左太北的心就得跟着揪紧一次,从内心里,她早就已经把彭德怀当做自己亲生父亲一样。
回到北京之后,彭德怀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得了直肠癌,癌细胞扩散夺走了彭德怀的生命,而当时依旧留在农场工作的左太北,甚至没来得及去看望彭德怀一眼。
左太北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哭得昏天黑地,她不断地想起过去和伯伯相处的点点滴滴。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辜负了彭德怀对自己的一片心。
于是,她继续苦熬。农场里的日子过得很慢,渐渐的,很多人都忘记了,负责养殖鸭子的左太北原本是个意气风发的科研人员。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左太北32岁。这一年,北京终于来了消息,她可以离开农场了,她新的工作单位是石家庄的某个军工研究所,而且,她的丈夫沙志强也和她分配到了一个单位。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左太北几乎不敢相信,双手颤抖着把这封信读了千百遍。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可以重新回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团聚了。
左太北和沙志强多年分别之后,在石家庄重逢,他们在火车站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一直思念着对方,现在,终于苦尽甘来了。
因为多年来两口子都在农场工作,所以实在没有什么积蓄,搬到石家庄的时候,左太北手上的行李只有一个箱子,里头装了几件衣服,几本书,除此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而沙志强的情况也和妻子差不多,两人匆匆忙忙地在石家庄租了个最便宜的房子,安顿下来,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又很少能够陪伴她,所以,在左太北的内心深处,她一直渴望一个更加完整的家庭,渴望一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现在,她有了一个孩子。
十月怀胎,左太北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抱着孩子,左太北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的生活终于开始走上正轨了。
在军工研究所,她和她的丈夫沙志强兢兢业业工作了大半生,作为科研人员,他们所享受的待遇不错,然而,两口子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有一回,左太北回到父亲的故乡,发现那里的乡亲们还非常贫困,心急如焚的她回家之后就立刻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捐给了故乡的亲人。
家里的家具,依旧是20年前的,她身上穿的是科研所发的,家里的房子面积很小,只不过勉勉强强能够容纳下一家三口。
但是,在这样一个屋子里,左太北却自得其乐,他们家多年来没有安装防盗门,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好偷。
别人看了,都会觉得对左太北来说这样的生活条件太寒酸了,毕竟她有一个那样了不起的父亲,而且她自己也为国家默默做了那么多的事。
但左太北很少考虑自己的生活条件,她对于物质的需求很低,相比于去买些豪华的家具、衣服,她更愿意留在科研所里,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2019年6月25日,79岁的左太北去世。她一生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大部分的收入都捐献了出去。
人们提起左太北,想起的往往是“左权的女儿”这样一个身份,其实,即便没有父亲的光环,左太北本身也是一个值得钦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