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8-25 18:03:16
以智能科技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习总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发挥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驱动引领作用,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可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从利用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和洒药,到建设智能温室大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再到安装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为农作物丰收保驾护航……当前,许多智能科技的应用,大幅提升农业作业精度和效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人员教育培训、装备研发投入、数字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丰富智能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使农机农艺与智能科技有机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智能科技广泛应用,可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智慧物流体系和数字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能在促进农产品规模化销售的同时,提升品牌效益。借助新媒体平台,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特色产业可更广泛地吸引客流。吸引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来到乡村全面振兴一线,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产业园,有助于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充分利用智能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农村产业就能不断发展壮大。
智能科技的推广应用,还能让乡村生活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比如,借助互联网和5G技术,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在线教育服务;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帮助农民营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智能技术引领乡村数字文化发展,助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农村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化建设,帮助基层干部及时了解和回应群众诉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等等。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发挥智能科技的作用中欧体育,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更高品质的现代乡村生活。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是重要手段。新征程上,让智能科技更好融入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一定能不断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新画卷,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动能。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
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应该是对称的、数量应该是等量的。但现在的宇宙,却难以找到反物质。
文化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世界机器会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推动全球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这些超重元素的性质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在大规模天体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始元素的信息。研究这类奇特物质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我们周围自然存在的、更为典型的物质。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下线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记者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付新华教授团队与湖北大学李代芹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某些蜘蛛能够操控并利用萤火虫发光信号,进而诱捕更多萤火虫。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党总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产能、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均得到提升,实现核电产品“零废品”目标,设备完好率97.5%以上。
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本期,我们组织老师、学生讲述亲历,并结合记者调查、专家视点,为以科学评价助力科学育人汇聚智慧、提供启发。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说,从项目成果鉴定到产业成果推广,中试基地按照“政府主投+公司主管”建设运营模式,为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解决了堵点卡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