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10-21 06:45:31
如何提升青神县柑橘产业竞争力?对策解析青神县系四川省眉山市辖区县, 属川西平原与川西丘陵接壤的过渡带。 因其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得天独厚,生态条件优越,属带湿润气候,无霜期长,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平均气温 17.1 ℃ , 年均日照时数为 1 240.4 小时,年降雨量 1 098.8 mm ,相对湿度 80% ,具有明显的四川盆地边缘浅丘区小区域气候特点, 是中国最适合发展晚熟柑桔和采取果树留树保鲜技术的地区,是全省优势特色产业乡镇所在县、全省柑桔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青神椪柑)、全省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全国晚熟柑桔产业集群县。 柑桔已成为青神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 “摇钱树”,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青神柑桔发展历史悠久,曾被东坡吟唱,因东坡初恋果传为佳话。 青神柑桔的发展主要经历 4 个时期,从 20 世纪 60 、 70 年代为品种引进期,眉山各区县相继引进红桔、锦橙、血橙、温州蜜柑和椪柑等品种进行栽培,青神县于 1973 年引进椪柑品种进行栽培和改良选育, 且 90% 为中熟品种 。 1984 — 2002 年为椪柑快速发展期,青神县大力发展椪柑, 20 世纪 90 年代椪柑栽培面积为 6 000 hm 2 ,因其种植规模较大,品质优良,于1999 年 10 月获“中国椪柑之乡” 。 2003 — 2012年为品质提升期, 不断优化椪柑栽培技术,并于 2009 年 12 月 “青神椪柑”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也引进优质杂柑中欧体育kok官网,进入杂柑快速发展期,引进的杂柑品种有春见、不知火、爱媛系列、沃柑和清见等; 2013 年至今品种结构调整期, 2016 年 1 月 “青神椪柑”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青神以原有中熟椪柑品种为主,结构逐渐调整为不知火、春见、马克斗和沃柑等晚熟品种。
种植情况青神柑桔品种丰富, 早中晚熟品种超过 30 个,椪柑品种的比例从 90% 下降到不 到 20% , 晚 熟 柑 桔 品 种 的 比 例 已 经 超 过50% 。 2014 年以来,青神柑桔品种结构“从中到晚”不断优化,晚熟柑桔占比逐步提升,早、中、晚熟比例达到 15∶30∶55 。 种植面积 667 hm 2 以上的品种有爱媛 38 、春见、沃柑、马克斗、椪柑、不知火等 6 个品种,此外还有南瓜柑、柠檬柑、明日见、 无核沃柑等品种。 青神柑桔规划布局为“一园两区三基地”,即青神椪柑现代农业园区,东山椪柑种植区、西山晚熟柑桔种植区,高白椪柑生产基地、汉阳马克斗生产基地、西山晚熟柑桔生产基地。 其中:青神椪柑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2022 年全县柑桔面积已发展到 0.87 万 hm 2 ,产量达 20 万 t ,年产值19.7 亿元,农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 5 000 多元。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通过土地确权颁证,鼓励土地适度流转,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经营主体,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新增新型经营主体 300 多家,规模流转土地1 000 hm 2 ,占新植柑桔总面积的 50% 以上。
基础设施近年来,通过在示范园区统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园区主干道全部硬化,实现了“田网、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五网联通,农业小型机械不断使用,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品牌建设青神县先后获得 “中国椪柑之乡”“中华名果”“四川省名牌农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绿色食品”等多种荣誉和称号,被誉为“桔中之王”。 另外,充分发挥青神是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的优势,利用双十一、双十二和举办椪柑节等,开展网上品牌宣传推广和促销,取得突破性进展。 线上线下相互促进,“东坡味道 . 青神椪柑”“青神椪柑 . 初恋果”品牌日趋响亮。
平台创建青神县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五星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建有眉山最大的柑桔冷链物流园区, 成为眉山市区域性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中心, 建有西南最大的轨道柑桔运输车示范基地, 建成了青神县智慧果园的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平台信息化, 目前青神柑桔正在向标准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发展。
经营规模小而散青神柑桔种植以小农户为主,单户种植规模小,全县柑桔种植覆盖 7 个乡 ( 镇、街道 ) , 4 万户果农,全县 0.87 万 hm 2 柑桔(其中规模化经营果园 0.1 万 hm 2 ),实际平均每户种植面积不足 0.2 hm 2 。 分散经营既不利于标准化的推广,也严重制约产业化进程。
品种多而杂全县品种有 30 余个,其中面积超 667 hm 2 的品种就多达 6 个,虽然号称“中国椪柑之乡”,但目前面积也不到 2 000 hm 2 ,优势不明显。 导致全县柑桔的品质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基础设施较差虽然至 2022 年全县标准果园超过 300 个,总面积约 1 000 hm 2 ),统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但仅占全县面积的 11.54% ,其余果园基地在道路系统、水利系统和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下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未来劳动力缺乏是制约柑桔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柑桔的生产效率,也制约了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目前农村空心化十分严重,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双下降,并且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导致收益越来越低。
政策优势突出青神柑桔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与大田作物相比,比较优势十分突出。青神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椪柑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常抓不懈, 1984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椪柑进入了第一次发展的,先后出台了多个扶持办法和文件, 为椪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自然条件优越青神无霜期长,温暖湿润,冬季温度较大,柑桔果实极少发生冻害,适合发展晚熟柑桔和中熟品种椪柑延迟采收技术,是我国少有的适合晚熟柑桔生产区域, 相对经济效益较好。
技术水平较高我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成立了专家大院, 开展产学研活动, 柑桔新品种和栽培技术(施肥、修剪、留树保鲜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技成果得到了尽快转化和运用。 二是开展土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结对联片帮户, 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工作目标量化到人,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产业链完整青神柑桔 100% 采用鲜食,因此,从优新品种引进与培育、种苗繁育、栽培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冷链仓贮与物流和果品销售等环节十分完善。 另外,果袋生产、有机肥酵
坚定发展信心, 找准产业定位青神是柑桔生态适宜区,青神柑桔产业基础好,产业链已具雏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柑桔在青神有发展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青神椪柑” 先后获得“中华名果”“四川省名牌农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等荣誉称号。 目前,椪柑产业已成为青神农业的特色支柱产业,需要坚定信心,整合资源高位推动,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将中长期规划和短期建设目标相结合,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找准产业定位,关乎产业发展速度,关乎产品市场效益。 青神柑桔的优势仍然以发展晚熟品种为主,并且中熟品种通过留树保鲜,实现中熟品种晚熟化,擦亮青神县“中国晚熟柑桔之乡”的金字招牌。
标准化生产, 规模化经营实现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强化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大力实施产业标准化生产, 推进老果园标准化改造, 通过“五改四减”(改土、改品种、改树形、改基础设施、改科技装备;减密度、减肥水、减农药、减人工),改造老果园 0.33 万 ~0.40 万 hm 2 ,经济效益提升 40% 左右。 全县推广“大园区、小业主、组织化和集群化”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完善规划片区桔园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逐步推广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 鼓励桔园承包返租、技术服务外包、销售经纪人等发展模式,推动整个产业的组织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
实施三产融合行动, 提高产业综合效益青神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利用我县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国际竹艺城、江湾神木园,国家汉阳湖景区、中岩风景区等,以及丰富的竹编、东坡、蚕丛、佛教、红色文化等文旅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策划青神柑桔栽培区域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进行融合发展, 以青神县柑桔现代农业园区为纽带,将 “中国椪柑之乡”“国际竹编之都”“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等金字招牌紧密结合,积极发展三产融合新业态,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需求,进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实施品牌战略行动,擦亮“青神椪柑”金字招牌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 实现产品营销统一,促进柑桔从业者合力抱团发展,质量追溯统一,培育消费者认同感。 以品质效益取代规模效益,培育公用品牌,从“数量” 发展模式逐步转向“质量” 发展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品牌是品质和效益的保障,结合一代文豪苏东坡“初恋的地方”,青神柑桔,也因复合味的酸甜,形象地成为“初恋果”,提升青神椪柑的品质,讲好柑桔故事,让“青神椪柑”名扬全国甚至海外。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发展水平继续利用政策支持,进行柑桔品种选育、技术创新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 继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战略合作, 建立 “专家大院”, 常态化每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