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898-08966868
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欧体育产品

新闻资讯

联系中欧体育

0898-08966868

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中欧体育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灵农往事021不忘初心 忆灵武农场七十年

更新时间:2024-04-07 12:12:42

  灵农往事021不忘初心 忆灵武农场七十年作者简介:周旭安,男,汉族,1932年出生于河南荥阳,小学文化,中员,高级农机工程师。1949 年参加工作,1950 年在灵武农场从事农机工作,曾任灵武农场机耕大队副队长、队长,生产部主任、副场长。1984 年 12 月退居二线 年退休(后转为离休)。

  西北农林部派十名同志赶赴北京双桥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1950年3月底学习结束回到西安,部里派我们到朝邑黄河滩寻找办农场的场地。因朝邑黄河滩地区狭小被否定,宁夏荒地多,又能用黄河水灌溉,条件优越,即派高镇安、黄嘉珺二位同志前往,到了宁夏和郭醒毅(后改名郭毅)同志汇合一同前往灵武查看地形。

  在灵武城的西北方,由山水冲淤成的南北长条荒地十多万亩,宜办农场。这时宁夏军区也想办农场,但没有资金,想和西农部合办,高宜之和郭毅一同到西安和部里协商,部里不同意合办,高宜之随部队抽调的干部赴东北地区国营农场参观,郭毅留在了西安。

  这时中央给西北进了两台拖拉机和两套农具,我在西安办农机展览,8月西北地区召开农业工作会议,宁夏省建设厅厅长郝玉山、科长程焕卿在西安参加农业会议,我见到西北农林部惠忠全部长和他二人商谈办农场宜事,要求他们代管农场,并向宁夏省委李景林打电话,要求把高宜之调到农场任场长。1950年国庆节后即准备赴宁夏,并将所有的农机具一并带往宁夏,由于天气阴霾,连续多日下雨,拖至11月3日才出发,11月9日到达灵武农场筹建处。

  1950年11月27日,农场派我们到银川原马鸿逵修枪所检修留下的5台美制福特轮式拖拉机,这是省里支持,调拨给灵武农场的拖拉机。

  1950年12月底,高场长拿着部里的电报通知我去北京参加冬训。在我乘车离开银川到王太堡时,碰到屈德林也去北京参加冬训,黄嘉珺赴北京采购物资,三人同行前往,到西安时已是1951年元旦。

  在北京学习三个月结束后,中央又从内蒙古调出两台苏制纳齐链式拖拉机给我场,我和赵鸿烈雇了三辆汽车,一同将两台拖拉机拉回,因黄河决堤路上走了一个多月,5月才回到灵武农场。这时农场拥有三台链式、五台轮式、一台铁轮拖拉机,共有九台拖拉机。

  开始办农场没有外来的经验可借鉴,就按当地老农的经验摸索着办,招一些老农当生产队长,技术干部也参与其中。由于对农场的土地缺乏深入了解,就到附近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农情、民情,并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条例等。

  1951年3月,农场在于家蒲滩部队留下的一片熟地里(今3号地),用畜力播种小麦139.5亩。

  1951年4月21日,在第一作业站正式开荒,当年开荒垦地11426亩。从一站至三站到1952年秋共开了34426亩。

  1951年11月,在灵武县城成立“西北农林部国营农场拖拉机驾驶员训练班”,后改名“宁夏省机耕学校”,高宜之兼校长,1953年程焕卿任灵武农场副场长兼机耕学校校长。

  1952年1月,成立第一作业站,1953年1月,成立第二、第三作业站,1954年1月,成立第四作业站。

  1953 年 12 月,从我国东北地区迁来日本侨民 21 户 41 人(其中职工 23人),在场部居住。1955年2月,送到天津遣返回国。

  1953 年场部机关设办公室、部、会计室、供销室、生产室、基建室。另设三技师:农业技师王效贤、畜牧技师李寿亭、机务技师张兴仁。

  1954年5月11日~18日,农场的拖拉机为灵武县胡占海、杨河两个农业合作社代耕荒地300亩,参观者千余人。

  1954年9月1日,宁夏省合并于甘肃省。当年11月15日甘肃省国营农场管理局通知:原“国营灵武农场”改名为“国营灵武机械化农场”。

  1956年农场决定实行修理、机耕专业化集中管理,将修理队和各作业站的机耕队合并成立机耕大队(人员、机具集中到场部),刘勇任队长,我由一站调场部任机耕大队副队长。1957年刘勇调往同心县工作,机耕大队就剩我一人。

  几年来,西农部多次点名调我到西安工作,高场长认为我工作业务能力强,不让我调走。1952年把刘西文顶替我调回西安,1954年秋西农部再次调我,农场把三站的秦逢寅顶替我调回西安。每次都是西农部来电指名要我,农场不让我走,我就始终留在灵武农场工作。

  1956年到新疆学习,被录用为教师,带学员在23团实习半年多,并发了工资,回场后我把农场发的工资合计500多元交到财务室。

  我在建农场东西干沟排水站时,往下挖了3到5米深处,地层是一层胶泥、一层沙子。胶泥是黄河泥水淤积,沙土是东山太阳山盐湖冲下的盐碱水淤积,都流入灵武西门外的湖里。最早黄河在西门外,后来黄河向西改道,这里形成一个大湖,由于山水冲淤,形成一个山水沟,长年累月淤积形成一条长型的盐滩荒地。由于土层的隔离,盐排不出,只有种稻洗压盐碱,种旱作物碱又上来了,只有把土层破了,才能把盐排出去。在每条地,用人工挖几条二三米深的沟再压些禾秆埋在沟里,也就把土层打乱,土壤中盐也就顺利渗出。

  灵武农场是西北第一个机械化农场,为了积累经验,建设更多的国营农场,建设厅郝玉山厅长经常来农场检查指导工作。1951年7月,宁夏省委、人民政府主席潘自立来农场视察;1952 年 10 月 13 日,宁夏省委朱敏、李景林来场视察。

  1954年夏,西北局马明方,10月西北农林局局长蔡子伟,当年还有西北行政委员会张治中,在宁夏省政府主席邢肇棠陪同下来场视察。

  1953年3月30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局副局长冯士休带领工作组来农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写出了《从国营灵武农场得到的几点体会》的调查报告。6月份回局,工作组其他成员继续留场帮助工作。

  1954年5月15日,中央农业部生产总局的朱莲青、李象榕和宁夏农业化学试验所的田远任及北京农业大学土壤系实习学生等6人,对农场土壤全面取样化验分析,至7月15日写出了《灵武农场的土壤及其应用》的分析报告。

  1952年秋季,中农部还给农场支援了数十名具有车、钳、修理技术的工人,其中李声和同志是中央农业部部长李书城的儿子。还有张天泉、齐景行、尹林甫等同志。

  种植小麦对现有的机械不存在大问题,水稻种植使用机械化问题比较多,播种要把种子播到地表,还要挖排毛、筑埂,比种小麦复杂得多。笨重的机器在稻田里行走太难,我们对拖拉机的行走部分进行了改进。机器性能不适应稻谷特性,禾秆水份多,不宜联合收获,采用了先割晒后再拾起脱粒的方式,滚筒转数不能过高,保持在600转上下,碎粒少。水稻脱净率为90~92%,采用人工进行二遍脱粒,减少了粮食损失。

  我场种植水稻由300多亩扩大到2万多亩,1953年到1954年当时有2台收割机,1955年到1956年拥有4台收割机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1957年开始,我们就陆续到外找报废的机器,特别是收割机(宁、甘、陕、蒙、部队),共收回五台收割机和其他农机具数十台。收割机是国产的,由于产品不配套,性能不佳,收回后进行改造时无发动机,再到本区拖拉机站收报废的D-35和D-40拖拉机做收割机的发动机,经检修改造后安在收割机上,满足了农业生产的急需。

  没有健全的修理设备,就不能保证农机的修理和制造的需要。在修理厂的建设方面,我们千方百计购置设备和配备人员。除了国家支援一部分技术工人外,国家分配来的大、中专学生,还用师父带徒弟的方法培养技术工人,也从外面招来部分技术干部,充实修理厂的工作。健全的修理厂除了满足农机的修理外,还制造了大型的铲运机、推土机、刮土机、开沟犁和畜牧机械饲料粉碎机。

  在拖拉机的修理上,解决了部分老大难的问题。如热特拖拉机的水泵漏水无法修复,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套整体水泵,装上后直到报废未发生故障。东德的KS—30拖拉机的油泵齿轮易打坏牙齿,银川拖配厂大量制作该配件,我们检查发现是齿轮结合间隙过大,只接合了2/3的面积,遂将游轮轴改为偏心轴,可将齿轮的位置移动,防止转动按键定位,将原齿轮装上,直到拖拉机报废再未发生事故。事后将发动机搬下,放在四站发电用了两年。

  在场党委的重视关注下,农机队伍由小变大变强。组织上分工一名党委委员负责农机的管理工作,除了技术上的领导之外,在上也关心队伍的成长,发挥了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在多次的运动中我一般主张以教育为主,不采取上纲上线和过左的做法,对同志们不论出身一视同仁,使大家都能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

  农场挖大沟、挖暗沟用人挖太费工,效率低,用挖掘机,需计划申请外汇购买。经向农垦局申报请购,局里同意购买,但需申请外汇。1982年购进了一台,局领导决定给前进农场,1983年又购进一台给了我场,这台挖掘机加快了农场挖沟、清淤速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挖掘机经常出租,现在由于农场整体水位下降,盐碱危害已不存在问题了。

  机务规章是管理农机的基本章程,其中的主要规定是安全生产、运输方面容易发生事故。我们注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定完善适应农场生产作业的农机管理规章和机务操作规程,多次发文强调农忙时节要注意运输安全,机务工作者农业生产时要慢行,注意安全。

  1984年12月,我离岗退居二线年国家授予我高级农机工程师职称。那时还想进行半喂入收割机的研制,但没有得到有关领导和组织的支持,只能成为美好的夙愿。

  我认为,农场的经营除农牧结合外,还应广开门路多种经营,特别是农业和畜牧业不应分家,要互相依赖共同发展,在农业方面除种植小麦和水稻外还应试种棉花。宁夏雨水少日照时间长,灌溉用水也少,经济效益高,过去因气候原因农场不适宜种植冬小麦,现在宁夏冬季也不是很冷,应进行试种冬小麦,秋季播种又能保证质量,而且冬小麦籽粒果实品质好于春小麦。

  灵武农场肥沃高产的良田——种子队18~19号地现在盖了高楼大厦,成为灵武市政府行政部门的集中地,那曾经是我们亲自驾驶拖拉机,把那一片荒地开垦成了良田。当年的开垦者们十分眷恋惋惜那片最好的土地,我也深深怀念在灵武农场艰苦奋斗、勤俭办场,创造革新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光辉岁月。

网站首页 | 关于中欧体育| 中欧体育产品|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科普知识| 发展起源| 联系中欧体育|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6-2024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345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