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898-08966868
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欧体育产品

新闻资讯

联系中欧体育

0898-08966868

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中欧体育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中欧体育登陆入口甘肃军工往事:华丰机械厂 王志亭

更新时间:2024-06-11 19:04:58

  中欧体育登陆入口甘肃军工往事:华丰机械厂 王志亭王志亭,1925年6月出生,山东省商河县人。1942年10月,17岁的王志亭参加八路军商河县大队参加抗战。同年12月,王志亭被选拔派往山西吕梁山区八路军根据地参加司号员培训班学习吹军号。1943年8月结业,返回商河县大队任司号员。王志亭在商河县大队参加了多次残酷的对日伪军作战,在一次战斗中商河县大队被打散,县大队的战友们大部分牺牲。王志亭死里逃生后四处躲藏不敢返回家乡,在外漂泊两年,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到商河老家,家里人都认为王志亭已经牺牲了。

  抗战胜利后,120师359旅在王震等人率领下,组成“南下支队”,到达湘赣粤边,打算在此建立根据地。后日本投降,为避免内战,中央命令南下支队北返,这就是号称“第二次长征”的“南下北返”。南下支队出发时5000余人,后在一路的战斗中大大减员,返回延安后仅剩1414人,急需补充兵员。王震向建议,派人去山东渤海区招兵。同意了,并要求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给予大力支持。王震从359旅抽调出321人,组成扩军工作队,在张仲翰、曾涤的带领下,于1946年底到达山东渤海解放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在山东的宁津 、庆云 、阳信、商河和惠民等县展开,很快就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新军部队。这支由山东子弟组成的新军被命名为渤海军区教导旅,张仲翰任旅长,曾涤任政委。全旅加上旅直属队,总兵力约9000余人。

  1947年2月,王志亭积极响应征兵号召,在商河县参加新军,被分配到渤海教导旅警卫连。由于王志亭有在县大队时的战斗经验,并且是经过正规培训的司号员,五个月后,王志亭就加入了中国党,成为部队的骨干。1947年10月,渤海军区教导旅正式编入西北野战军建制,开赴西北前线。王志亭由于优秀的表现,被任命为旅部排级号兵教官并兼任司号长,专门负责全旅司号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王志亭在整个西北的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过山西临汾战役,山西运城战役,陕北黄龙瓦子街战役,陕西荔北战役和解放玉门等战役。1949年西北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王志亭随部队进入新疆,参加解放新疆的作战。

  新疆宣布和平解放后,王志亭所在的部队被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移驻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王志亭被任命为师部警卫连指导员,并被送往兵团司令部举办的速成文化补习班进行为期一年的文化学习。1951年初,王志亭接到命令前往西安的西北军区教导大队报到,担任号兵中队教官,专门为朝鲜前线培养训练司号兵的工作。1953年,由于王志亭在培训司号员的工作中成绩突出,贡献较大,被任命为教导大队教导员,同时兼任军区教导大队号兵教官,被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人民功臣称号并荣立一等功。1955年8月,在西北军区大礼堂举行的授衔大会上,王志亭被授予大尉军衔。1959年,兰州军区教导大队因故被撤销,王志亭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安排复员回山东老家务农。王志亭对组织的安排想不通,有意见中欧体育kok官网,便到北京有关部门进行申诉。三个月后,王志亭接到通知,立即恢复军籍和职务,到甘肃省军区司令部报到,随即被安排到甘肃省军区独立师驻酒泉守备一团任营教导员。

  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打响后,王志亭被任命为55师张掖守备团部主任。1964年,王志亭被抽调参加由部队组成的社教工作队参加酒泉地委的社教工作,王志亭担任工作队队长。1965年5月,王志亭赴兰州军区国防工业军工动员处学习。学习期间得知要在天水建设军工厂的消息,王志亭随既给军区领导打报告,要求转业至军工厂工作。1966年6月,兰州军区正式批准王志亭转业,分配至华丰机械厂工作,担任厂工会主席,享受副厂级待遇,成为华丰厂建厂元老之一。

  1966年在中,王志亭被打成工厂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受到不公正待遇。1967年3月,王志亭被厂军管会临时任命为赴西安847厂实习总领队,带队前往西安847厂实习。1968年8月,王志亭全家被下放至华亭县新安公社碾子沟生产队劳动。1969年华丰机械厂委员会成立,王志亭没有进入革委会领导班子,只被认命担任一车间指导员。1970年,王志亭被厂军管会任命为华丰农场场长。1972年初,王志亭担任厂财务科科长。1975年任华丰厂检验科党支部。1976年,王志亭恢复副厂级待遇,并担任厂部主任,机关党支部。1977年,王志亭赴甘肃省委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准备前往永登995厂(和平化工厂)任。正准备上任时,突然接到省委组织部和省国防工办的“晢停报到”的电报通知。后来才知道华丰厂有人向甘肃省委和国防工办举报,说王志亭在工厂工作期间用玉米去陕西汉中换大米的事件,此事严重违反了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玉米换大米事件使王志亭失去了一次升职调出的机会,成为从建厂到搬迁唯一位没有离开过华丰厂的厂级建厂元老领导干部。

  其实所谓的玉米换大米事件,是一个偶然,是王志亭为了改善华丰厂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状态,在请示报告后的工厂行为,是经过组织批准的正常工作。

  1976年,王志亭恢复副厂级原职,任华丰厂部主任,机关党支部。当时有一个西北五省区粮食工作会议在甘肃玉门召开。因为华丰厂有自己的农场,每年生产的粮食不少,所以要求华丰厂派一名主管农场的厂级领导干部前去参加会议。当时华丰厂主管后勤和农场的是王子良副厂长,韩说他刚上任,不熟悉农场的事务,考虑到王志亭在农场当过场长,工作的时间较长,了解农场的事情,于是就委派王志亭去玉门参加粮食会议。会议期间,王志亭意外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战友,原55师张掖守备团政委,时任陕西省汉中市粮食局的赵局长。老战友见面十分高兴,交谈中得知汉中市的大米吃不完,粮食流通渠道又不畅通,老乡们都用大米当饲料来喂牲畜。王志亭告诉老战友说:华丰厂的四川人,上海人等吃大米的南方人多,根本就吃不到大米,你们拿大米来喂牲畜,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两人就商定,待会议结束回厂后,用华丰农场自己生产的玉米,去汉中粮食局换些大米,来给华丰厂的职工搞点福利。

  王志亭回厂后就将此事向韩凤祥做了汇报,韩没说什么,只说这事是为厂职工搞福利,你看着办吧。于是,王志亭就安排厂五七队的雷胜斌队长,食堂科的庄玉荣科长,农场的李国均,一起去汉中市粮食局找老战友联系此事。事情安排好后,王志亭就去省委党校学习,换粮的细节问题由这三人办理。后来工厂用农场自己种的玉米一共换回四卡车大米,一车留给厂大食堂,三车供给了全厂职工家属。此事在当时很受华丰厂广大职工的欢迎和赞成,特别是厂里的四川人,上海人和南方人。华丰厂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大米,久违的米香飘逸在山沟里,大人小孩子都向过年一样开心。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就有不同意见。厂里个别人认为比事违反政策规定,于是就写了告状信,告到了甘肃省委和国防工办。说王志亭违反了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私自用农场的玉米去汉中换大米。

  1978年9月,当时王志亭正在省委党校学习,结业后准备去永登995厂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和甘肃省国防工办发电报给华丰厂,停止了王志亭去永登的报到。并责成甘肃省粮食局,平凉地委,平凉地区粮食局派出联合调查工作组,由平凉地委李永久亲自带队,前往华丰厂调查处理此事。工作组到达后,找王志亭谈话了解换大米的情况,厂党委也全力承担责任,说换粮事件不是个人行为。由于工厂韩的保护,调查组最后达成处理意见:一、因为事前没有和平凉地区粮食部门取得联系,也没有争求他们的意见,取得他们的同意,必定是违反了国家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责成王志亭在厂党委会上做书面检查,并将检查上报平凉地区粮食局。厂韩凤祥同志也在会上做。二、责成王志亭再去汉中找他的战友,汉中粮食局局长,为平凉地区粮食局用小米玉米等农作物换取600吨大米。三、此事不做个人组织处理,不留档案,但是取消王志亭去永登995厂的任命。

  王志亭为了让华丰厂全体干部职工的福利,为了能让厂里的职工家属能吃上大米饭,因此失去了在华丰厂20来唯一的一次升调机会。

  之后,王志亭根据平凉地区粮食局的要求,先后分三批为平凉地区粮食局换回了600多吨大米。使整个平凉地区工矿企业的职工和城市居民都吃上了王志亭用牺牲个人前途为他们换回来的大米。

  王志亭军人出身,工作雷历风行,山东人性格耿直爽朗。王志亭在华丰厂工作生活二十年,半数时间都在后勤生活保障工作上,为了全厂两千多人的生存,为了全厂人吃的,用的操碎了心,工作勤恳敬业,任劳任怨。为华丰厂奉献了自己的二十年,称得上鞠躬尽瘁了。1978年,王志亭任华丰机械厂副厂长,主管后勤工作。1982年王志亭同志离休,2019年4月,王志亭在四川成都因病去逝,享年94岁。

  王志亭这一生普普道通,没有气贯长虹的伟业,没有惊天动地的灿烂辉煌,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王志亭在华丰厂工作二十年,没有留下任何照片痕迹,实属遗憾。王志亭军人性格,做人做事真诚朴实,耿直纯厚。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不爭名不爭利。在工厂领导岗位上几经沉浮,几起几落,始终任劳任怨。

  王志亭1942年在家乡商河参加抗战,由于县大队战友大部分牺牲和失踪,.没有人能证明王志亭是1942年就参加抗战的的老八路,后来王志亭参加时间只能从1947年算起。有人让王志亭向上级反映,让组织到商河去调查。王志亭只是摇摇头说:商河县大队的战友解放后只有我一个人幸存下来,他们为了国家都牺牲了,我已经很幸运了,还去爭什么呢?

  1942年的老,老军人,老军工在华丰厂含辱负重前行。在哪错乱的岁月里,王志亭精神与灵魂受到了极不公正的伤害和打击,每次王志亭都挺了过来。最后王志亭以94岁高龄见证了中国改革后的精彩,华丰厂又能有几人?

  这就是王志亭的一生,平凡中波澜壮阔,事事刻骨铭心。历史是留给后人看的,华丰军工人将永载史册!

网站首页 | 关于中欧体育| 中欧体育产品|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科普知识| 发展起源| 联系中欧体育|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6-2024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345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