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898-08966868
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欧体育产品

新闻资讯

联系中欧体育

0898-08966868

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中欧体育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温铁军教授:中国为何不能学美国那样搞大农场?

更新时间:2023-09-13 05:02:11

  温铁军教授:中国为何不能学美国那样搞大农场?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是国家政策重点关照的对象,今年二月末,媒体曝出,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经正式挂牌成立。

  不久前的2021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乡村振兴是政府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国家一直十分重视。

  经过政府工作人员不屈不挠的努力,挨家挨户走访、绞尽脑汁扶持,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在国人看来,这是乡村路上的伟大创举,甚至是重要转折,而在政府看来,这还仅仅是乡村振兴路上打头阵的一支先锋。

  真正的好戏是在今年。政府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将农村脱贫事业的巩固与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全面有效地衔接起来。

  不禁令人想到不久前,媒体界对于乡村问题的主流声音还围绕在“摸着美国过河”的老经验当中,很多学者表示,如果要建设现在化新农村,不妨参考欧美经验。

  将废弃的农村用地集中利用起来,形成像美国大农场那样的规模,利用先进机械化设备进行操作,由农场主进行管理,既解决了土地荒废问题,也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一举两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经验一直是我国部分学者所羡慕与推崇的对象,何况美国的大农场确实看起来整齐划一更具规模。

  但长期深入农村做实践工作的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不这么认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大农场在中国没有可行性。”

  中国则与之完全相反,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生产大国,人口早已突破了14亿大关,而中国的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然超过总人口的40%。

  这还只是我国近几年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结果,十多年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将近60%,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数字,十分符合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定位。

  曾经我们羡慕美国的大农场,主要是羡慕美国工业化的成功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工业水平已然占据世界前列,科技水平同样不落下风。

  如果当初说要实行美国大农场制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么现在我国已经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工业与科技的阻碍已经不复存在。

  温铁军教授在其著作《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书中提到:“若按照美国梦的发展模式走下去,中国一定会受到自身多方面的制约。”

  他认为,中国的问题与美国的问题不一样,中国的农民与美国的农民也不一样,在农业方面,美国经验不具有参考性。

  很多人将“Farmer”这一单词翻译成农场,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Farm”是农场,根据单词的衔接习惯,“Farmer”当然是农场拥有者,即为农场主。在美国,农场主和农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们常常拿美国宪章中的自由平等作为论点,试图论证二者“实际平等”的关系,这么想的人多半没有到过美国农村。

  真正属于农民的单词“peasant”却被翻译为昔日贫穷国家移居来的雇佣农、佃农等等,还有一层“老粗、没教养之人”的含义。

  曾经的美国梦被解读为“美国将作为灯塔引领任何人实现梦想、创造美好生活”,出身低微的黑人奥巴马能够走上总统的宝座亦是美国梦自由平等的体现。

  而在看不见的部分,形形色色的美国梦却要靠投资数十万美元的“门槛”来实现,这与美国宪法中“平等”这一概念背道而驰,只因穷富平等从未实现。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黛琳女士曾在一本书的序言中这样评价温铁军教授:“我非常钦佩他‘用脚做学问’的态度,即政策研究必须基于与基层民众一起工作得来的实践经验。”

  温铁军教授曾前往多个国家的农村地区考察,但最终没能找到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参考对象,尤其是欧美一带。

  大农场式的农村制度多出现在地广人稀的空旷国家,那里农业人口不足,劳动力亦不足,只能由机械化设备来弥补。

  反观我国农业用地除了东北一带和中原一带之外,其他地区地形大多不完整,丘陵山地数不胜数,只适合精耕细作,大规模生产方式反而不甚方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明晰的标志——全球范围内,一切大农场制度统统发生在殖民地国家,没有例外。

  那些实行大农场制度的国家在历史上都曾被殖民,拿美国举例,在当初美国白人进入美洲犯下的种种罪行中,最残酷的是对原住民印第安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

  由于印第安人的头发比较有特色,所以他们实行了印第安人头皮悬赏制度,顾名思义,是用印第安人的头皮来兑换金钱和土地,一个头皮35美元,或是一英里土地加15美分。

  如今的美国人不但恩将仇报侵占了这块土地,还撰写文献对善良无辜的印第安人进行,说他们是不开化的野蛮人,可谓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如今的美国人在抢占来的地盘上一天天强大起来,他们感恩上帝给予了土地,却对恩人反咬一口,那些几乎被灭种的原住民如今所剩无几,至今也只有几十万人。

  温铁军老师掷地有声地指出:“世界上有大农场、大种植园的国家,全都是殖民地,美国是,加拿大是,澳大利亚是,阿根廷是,巴西是,几乎所有都是。”

  这就是殖民地的历史原因催生出的结果。打开世界地图,我们不难看到,南美、北美和澳洲这三块大农场制度的区域,他们之间的分界线和经纬线相互重合。

  再来看一看我们中国区域内的省市分界中欧体育官方网站,我们常以山川河流为界,有时会以文化、生活习惯或气候为界。

  从这些可以看出我们的习惯是以人为本,只因今天的中国人仍是祖先炎黄的子孙,千百年来的传承未曾断过。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分界线会是经纬线?温铁军老师指出,是在完全不顾原住民的文化和族群分布的情况下才如此划分,意为“你们只是奴隶”,这是典型的殖民地的图形。

  他们当年把一个从来没有国家概念的非洲游牧部族用经纬线的方式分割开,原本在东边的多数部族被分割到西边,成了少数部族,力量大大削弱。

  同样是以经纬度划分土地的方式,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部分是大农场,也有灰暗残酷且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非洲十分频繁的部落冲突。

  在殖民背景下,这样的制度对于当地原住民来说究竟包含了多少屈辱的成分,这一点总是有人视而不见。

  “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着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而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而对面却已经换了好几轮玩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们早已告别了一百多年前的积贫积弱,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可见中华民族饱经苦难摸索出的道路在欧美国家数百年间的先进经验面前并非不堪一击。

  温铁军老师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们一些专家学者到了西方,看到大农场、大种植园,总是很羡慕,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跟人家一样?可是你知道他的大农场是怎么来的吗?是通过侵占原住民的土地得来的。”

  走到现在这个阶段,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土地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复杂,一味地学习欧美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弊端。

  自古以来,我国的土地问题都在民生经济中占据极重,自建国以来,土地国有、均分田产成为农民翻身做主的标志性政策。

  无论是房产还是耕地,说到底都是底层人民赖以生存的必需,所幸城市里房价已经在政策的干预下渐渐向平稳过渡,岂料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计划又让一些投机者嗅到了“商机”。

  实际上,鼓吹土地私有,鼓吹大农场、大种植园等等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其目的无非是在农村培养新的土财主,可谓用心险恶、令人发指。

  美国的南北战争用资产阶级制度取代了曾经的奴隶制,虽然促进了社会进步,也解放了沦为奴隶的美国黑人。

  中国人不该被恶人手中的豪华赃物所迷惑,就放弃了自己手中的美好果实,试图在自己脚下的土地播下带来黑暗的种子。

  温铁军老师曾在一次演讲中向的学生们询问:“在座的有谁能够把‘三农’这个词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能明白?”

  美国的农业单纯只是农业,而中国的农业却分为三农,仅从名词上就很容易看出,中国与美国在农业问题上完全是两码事,如何照搬制度?

  中国14亿人口,中华56个民族占据多数,户籍管理又极为严格,且不说外来落户人口不多,就连混血人口都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反观美国3.32亿人口总数中,百分之六十几是外来人口,百分之三十几是混血人口,曾经遍布北美的原住民早已所剩无几。

  再将视角拉回亚洲地区,与欧美一带不同的是,亚洲地区所有由原住民人口组成的上,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和欧美一样的大农场制度。

  这样的制度明白人都知道,就是外来人口得到土地,原住民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扮演半奴隶性质的工人,这样的大农场中国人真的想要吗?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在为了世界大同的梦想努力着,中国的成功就意味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消失,既保证了社会分工的公平性,又加速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少之又少。

  所谓兼听则明,在放眼欧美的同时还请不要忘了关注亚洲,更不要忘了分析本国国情。要勇于打破西方迷信,实践出真知。

网站首页 | 关于中欧体育| 中欧体育产品|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科普知识| 发展起源| 联系中欧体育|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6-2024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34523号-1